广西十三五规划"一带一路"重点项目

      积极融入"一带一路"建设,打造"一廊两港两会四基地",构建衔接"一带一路"的重要枢纽、产业合作基地、开放合作平台、人文交流纽带和区域金融中心。

建设衔接"一带一路"重要枢纽

     发挥广西位于"一带一路"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优势,抓住关键通道、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,打通缺失路段,形成骨干通道,促进"一带一路"有机衔接和互联互通。以南宁为枢纽,重点建设南宁至贵阳、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、兰州、乌鲁木齐等国内城市,连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上通道,南宁至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中南半岛国家,连结海上丝绸之路的南下通道,推动形成贯通我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、衔接"一带一路"的南北陆路新通道。以柳州为节点,拓展渝新欧国际班列延伸至柳州,推动形成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珠江—西江经济带和港澳地区的粤桂渝新欧国际大通道。以北部湾沿海港口为依托,开通至东盟的海上"穿梭巴士",建设中国—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,构建通畅安全的中国—东盟海上通道。以边境地区为重点,加强与越南铁路、公路、桥梁、重要口岸对接,畅通瓶颈路段,构建便捷高效的中国—东盟陆路通道。以南宁、桂林机场为载体,加密东盟航线航班,争取西南中南地区重要城市经停中转东盟国家,构建便利顺畅的中国—东盟空中走廊。

建设"一带一路"产业合作基地

     以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契机,面向东盟及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,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,打造产业合作先行基地。以北部湾经济区、西江经济带、沿边地区为重点,依托交通通道和重要节点城市,以产业园区为载体,搭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,吸引国内优势装备制造产能在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生产基地;依托边境口岸承接产业转移,利用东盟农林、矿产等资源发展出口加工业,促进贸工一体化,建设出口加工基地。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,建设一批境外产业园和生产基地,打造跨境产业链、价值链、物流链。拓展"两国双园"模式,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、马中关丹产业园先进制造基地、信息智慧走廊、文化生态新城建设,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旗舰项目。推动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,建设边境和跨境经济合作区,为国内企业赴东盟集群式投资提供平台。加强粮食、水果、红木等跨境农林产品交易平台建设,打造区域性国际交易市场。

建设"一带一路"重要服务平台基地

     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和机制,打造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,将服务范围由中国—东盟"10+1"拓展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"10+6"乃至更广区域,建成服务"一带一路"的重要平台和窗口。发挥南宁渠道作用,举办高层系列论坛,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国际影响力,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—东盟次区域合作机制,在南宁设立泛北合作机构。以南宁—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主轴,积极推动中国—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,参与孟中印缅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澜沧江—湄公河、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。争取更多沿线国家在广西设立领事馆和商务办事处,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落户广西。注重发挥企事业、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,搭建互利共赢的多边交流合作平台。

建设"一带一路"人文交流纽带

    构建官民并举、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,拓展与沿线国家文化体育、教育培训、旅游会展、技术转移、人才培养、医疗保健、信息传播、海洋资源、扶贫减灾,以及历史文化遗产、生态环境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,建设国际人文交流基地。吸引沿线国家政治精英、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到广西研修培训,实施中国—东盟留学生"双万人计划",打造国际培训和留学目的地。办好中国—东盟文化交流周。促进城市、港口之间缔结友好城市和姊妹港。深化青年、妇女、智库、科协、民间组织等友好合作,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,为建设"一带一路"夯实民意基础。

建设"一带一路"区域金融中心

   充分发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作用,大力发展沿边金融、跨境金融,构建以南宁为中心,东兴、凭祥为次中心的"金三角"沿边金融格局。积极推动人民币与东盟和南亚国家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,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。探索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,逐步放宽企业、个人外汇资金跨境运用限制和人民币境外债务融资,研究推行外债比例自律管理,有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。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,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,设立人民币投贷基金和外资股权投资基金,引进外资股权私募基金,加强中国—东盟货币指数应用。探索发展跨境保险业务。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,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、丝路基金等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,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。

回到顶部